随着宏观情绪的缓和,油价触底反弹,其中,美国WTI原油价格自67美元/桶的区间低位反弹至75美元/桶关口,布伦特原油价格反弹至80美元/桶附近,外盘油价反弹幅度约为12%;SC油价则走出连续五周的反弹,反弹幅度近15%,内外盘价差随之走扩。
气候因素助推油价
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关于厄尔尼诺的关注度持续升温,能源、农产品价格相继走强。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影响两个方面,一是大大增加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同时加大干旱区域面积;二是对能源发电需求有边际增加的预期,从而导致煤、天然气、柴油等价格企稳走强。
此外,欧洲能源结构性矛盾仍值得关注。欧洲正在经历极端天气,西班牙经历有史以来第二干燥的春天,法国2/3地下水位低于常值,芬兰、挪威等国气温也在升高,加拿大也持续受到野火影响。短期来看,欧洲天然气需求预计也在二季度触底,叠加厄尔尼诺现象的持续影响,一次能源需求将表现坚挺,对油价的溢出效应也将进一步传导。
“欧佩克+”减产不动摇
今年以来,“欧佩克+”联合减产成为托底油价的核心因素。俄罗斯和海湾地区联合声明表示,“欧佩克+”的努力稳定了全球石油市场,同时呼吁所有参与国都遵守协议,以符合生产国、消费国的利益。
在6月初欧佩克月度会议上,沙特按照约定在7月执行额外减产100万桶/日。数据显示,6月,沙特产量为997万桶/日,预计7月产量将下滑至900万桶/日附近,届时沙特的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下降至75%。目前,这一减产将延长至8月,叠加俄罗斯承诺的出口减少50万桶/日,预计7月、8月整体供应将呈现持续收缩态势。
需求韧性存在预期差
上半年,海外及国内原油市场呈现的共振是需求韧性超预期,这也使得油价在一次能源中表现偏强。虽然经历了美联储上半年三次加息,但油品表观需求表现超预期,其中,美国原油产量引申需求日均值为1845万桶,较去年同期增长2%,汽油产量日均值为958万桶,燃料油产量日均值为497万桶,在美国年内炼厂开工率均值高达89.5%的背景下,成品油库存水平仍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由美国向欧洲的成品油出口转移了美国供应压力。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1-5月,我国原油进口累计同比增加6.2%;原油加工量较去年同期增加9.8%,其中,国内成品油总产量17216.2万吨,同比增长16.09%,汽油产量6465.8万吨,同比增长3.29%;柴油产量8930.7万吨,同比增长20.3%;煤油产量1819.7万吨,同比增长58.76%。
当前,国内成品油出口需求仍有大幅增长预期,尤其是柴油正面临出口窗口期,这将有利于进一步缓解国内库存压力。此外,国内需求正面临旺季支撑,一方面是暑假出行消费超此前预期;另一方面是关注补库需求的变化,如果高温持续至8月,国内政策偏暖将驱动终端补库的增加,届时将对油品需求形成由下至上的传导。
综合来看,宏观风险计价短期有所缓和,油价在多重利多因素的共振下反弹,而需求的季节性特征叠加高温影响使得预期走强。此外,需要关注的是,后续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是否会带动风险偏好的进一步扭转,油价反弹的持续性有待观察。(作者供职于光大期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