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健康企业建设相关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落实集团公司工作部署,始终把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健全公共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健康企业建设,扎实开展健康管理与服务专项提升行动,健康企业建设成效明显,员工健康素养以及健康服务满意度持续提高。
一、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于2008年,由原辽河石油勘探局钻探系统与中油长城钻井公司重组而成,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直属专业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
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技术服务和油气风险作业两大业务板块,业务领域涵盖地质勘探、钻修井、录井、井下作业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并向油气田前期地质研究、勘探开发方案设计、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地热开发、油田生产管理等领域延伸,具有石油工程技术一体化总包服务能力。公司通过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挪威船级社环境管理体系(ISO 14001:2015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45001:2018标准)、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标准)认证,是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会员,拥有对外经贸权和对外经济技术经营权。
二、主要做法
公司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提升员工健康管理效能、提升健康环境水平、提升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具有长城钻探特色的企业文化软实力为抓手,杜绝工作场所、工作时间非生产亡人,形成“单位有责、推进有序、员工有感、建设有形”的健康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健康企业共建共享。
(一)五项“保障”,助推健康制度建设
一是组织保障。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健康企业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把员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理念,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健全健康企业建设协调机制,成立健康企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健康企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健康管理岗位设专职管理人员1人,统一组织协调健康企业建设工作。机关、各单位共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23人,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150人,专职员工健康管理人员34人,兼职员工健康管理人员333人。建立健康企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主管、业务部门直管的管理模式,采取“周汇报、月例会、季通报”的工作方式,定期开展健康企业建设专题活动。2023年公司召开四次专题会议,解决问题16项,各单位累计解决问题187项。
二是制度保障。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健康管理制度漏洞,完善公司、二级单位的双层制度体系。印发《职业卫生和员工健康管理办法》《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出国人员健康体检及评估管理办法》《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员工非生产亡人事件管理实施细则》等15项制度,建立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7项,具有完整的健康管理制度体系。
三是经费保障。从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和健康文化三个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分批建立健康小屋、心理咨询室、阅览室、活动室,组织职业卫生预评价和各类健康活动,实施健康食堂改造等累计完成项目475项,健康企业建设物质资源得到充分保障。
四是责任保障。根据公司2023年健康企业建设推进方案中的4个方面、60项重点工作,分别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进一步压实责任。组织各单位制定健康企业建设推进计划,设定总体目标、月度目标和周目标,修订HSE责任书及量化考核标准,补充完善全员岗位责任清单,细化各岗位健康责任,与各层级责任考核挂钩,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五是劳动保障。员工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告知书签订率实现“两个100%”,按时足额为全员投保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险,有效应对各类疾病给员工造成的经济负担。根据员工健康状况与特殊区域、特殊环境、特殊岗位工作要求,合理安排员工上岗,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五个“规范”,助推健康环境建设
一是规范作业环境健康管理。各单位将标准化基层队(站)建设与健康企业建设工作融合推进,明确区分工作场所的生产区、非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合理布局,各类工器具定置摆放,标识清晰;设置通风、降噪、排毒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消除或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组织开展包括噪声、电焊尘、粉尘、正己烷、苯、甲苯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今年已完成467个点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监测率100%。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单位每三年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健全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组织接害员工开展职业健康监测,及时填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
二是规范职业健康基础管理。组织员工开展职业健康监测,严格落实职业健康体检要求,完成职业健康检查5623人,职业健康体检率100%。建立公司特殊作业岗位健康负面清单,组织特殊作业岗位健康排查3014人次,及时调整岗位4人,确保特殊作业岗位员工身体健康。
三是规范食堂健康饮食管理。组织所属单位持续优化食堂环境、配餐与烹饪、供餐服务等要求,17个食堂达到B及以上标准。在食堂餐厅张贴“三减三健”“营养膳食”等宣传海报,组织开展健康饮食专题培训40余次,培训人数850人次,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应用健康营养标签,提供个性化饮食营养建议,建立多种类、标准化健康食谱库,供员工食堂科学排餐。
四是规范污染物排放。开展常规大气排放源达标排放检查,公司90个排放口均达标排放;加强污染物排放的过程管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部控制在考核指标范围内。强化“两不落地、两回收、两利用”工作,合规处置油基岩屑,回收利用钻井液、压裂返排液,办公场所、现场营地固体废弃物(生产、生活垃圾)严格分类投放,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工作。
五是规范饮用水安全管理。公司机关及各单位办公区设置独立开水房,配备净化水装置,由专业公司进行日常维护,对二次供水设施、饮用水设施开展全覆盖水质卫生检测和日常检查,确保员工饮用水安全。
(三)五个“坚持”,助推健康服务建设
一是坚持健康风险排查。与专业体检机构合作,制定个性化健康体检套餐,启动45岁及以上员工早癌筛查,利用更专业的体检套餐,提高异常指标发现率和准确率,便于员工重病防治、慢性病管理。组织开展高风险健康人群筛查,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病症的人员,建立《重点关注人员台账》,制定健康干预措施,为国内外部市场和境外员工提供远程医疗诊断、治疗及咨询服务320余人次。
二是坚持健康风险干预。根据体检结果、家族史、生活习惯等,依托医疗机构开展全员健康评估,评估出酒精性脂肪肝924人,高血压850人,血脂异常439人,高血脂症337人,冠心病115人,心脑血管病11人。跟踪心脑血管风险人群、慢性病以及健康高风险员工情况,对中高风险人群体检报告和指标变化进行一对一解读,制定监测方案,实施健康干预。
三是坚持健康风险监测。现有健康小屋18间、健康角50余个,配备健康一体机、头部理疗仪、制氧机、按摩椅等健康检测设备,实现员工日常血糖、血压、尿酸监测,远程问诊等健康服务,今年公司健康小屋已服务员工3835人次,健康监测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开展“送健康到一线”活动,为一线员工提供面对面医疗诊治、健康知识传授等服务,实现健康关爱100%覆盖。
四是坚持野外作业环境风险防控。始终坚持健康工作服务一线的原则,野外营地布置合理,厨房干净卫生,配备消毒柜、冰箱等基本设施,宿舍空调、取暖设备完善,防蚊蝇设施齐全,淋浴间全天提供热水。在生活条件保障、饮食安全、膳食营养、职业病危害防护、地方病和传染病预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五是坚持女职工保护。严格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设立女工休息室,提高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用品标准,为女职工提供孕产期间的培训帮扶服务,落实女工产假、产前检查及哺乳时间,将妇科及乳腺检查项目纳入女员工健康体检项目,精准实施健康干预,防控健康风险升级。
(四)“五个关注”,助推员工心理健康建设
一是关注“EAP工作室”建设。本着为员工减压赋能,成立了“EAP工作室”,配备沙盘、音乐减压按摩椅、情绪宣泄模具、专业书籍等硬件设施,由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咨询和帮扶。工作室开放以来,接待来访个人及团体75人次,现场排解问题48个。
二是关注外部市场员工家属。优选7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担任热线专家,编排24小时值班表,设立一台固定电话和一部移动电话,实现线上电话倾诉和思想帮扶。电话接访近百个,通话时长近1200小时,线上成功疏导问题18个。
三是关注“网格化服务系统”建设。与外部EAP专家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常态化“走单位、下基层、进班组”工作机制,目前,公司拥有64个基层工作小组,评聘21名EAP管理专家和122名EAP基层专家。深入现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63期,发放宣传册500套,各类团体培训、团建活动、个案辅导,服务员工3700余人次,帮助基层员工释放压力、舒缓身心、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四是关注渴望关心的员工家庭。如身体健康焦虑、高考前焦虑、亲子教育焦虑等,坚持每年开展“轻松备考”“亲子互动”“家庭团体沙盘”等特色减压活动,帮助员工调整心态,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五是关注存在负面情绪的团队。组织专家对职工开展心理引导和干预。对存在负面情绪的员工,EAP专家团队认真分析情况,制定减压方案,主动与员工谈心交流互动,通过以鼓劲为主导的减压方式,帮助员工重拾信心。
(五)“五个开展”,助推健康文化建设
一是开展多样化的健康培训。公司组织健康企业创建系列培训,课件内容包含了健康企业建设方案解读、职业健康与危害防护、中高风险人群分类标准及健康促进与干预、心理健康与心理防护、女职工保护与关爱等25个方面健康企业建设专题内容,课件采取全员参与编制,线上线下培训方式结合,累计培训人数500余人次。各单位组织培训职业健康、心理健康、急救知识、承包商员工等培训累计170余场次,培训人数累计9500余人次,营造了“我要健康”“我能健康”的浓厚健康文化氛围。
二是开展健康文化推广。组织各单位参加集团公司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2个作品获得了集团公司2023年职业健康传播作品三等奖。利用公司主页和微信公众号,对健康企业建设推进中的优秀做法进行重点宣传,累计宣传387次,促进了公司健康企业正向赋能、共建共享。
三是开展文体、公益活动。本部部门组织开展在京单位歌咏比赛、工间操、驻辽单位书画培训班等主题活动10余次。各单位开展关爱女职工健康知识讲座、金秋助学、义务献血、义务植树、扶贫、新员工拓展实践、跳绳、羽毛球等文体、公益活动332次,有效推动全员健身与全员健康深度融合。
四是开展“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根据《关于开展集团公司2023年度“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下发《长城钻探工程公司2023年十佳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要求》,组织各单位推荐符合“自觉树立健康意识、主动践行健康行为、积极参与健康管理、善于传播健康理念、具有较好健康影响力的职业健康代表人物”要求的职业健康达人,对各单位推荐24名人选进行综合评估、打分,评选出10人作为公司级十佳职业健康达人,并择优推荐一名职业健康达人上报集团公司。
五是开展对话沟通。建立与员工的协调对话机制,员工通过职代会、领导接访、惠民工程、合理化建议等多种途径对健康管理建言献策。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共收到职工代表提案61件,合并同类提案后立案25件,其中健康安全类1件,各项提案均按程序予以办理,办复率100%。
三、推进成效
一是健康管理制度更加完善。通过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公司健康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责任更加明确,健康管理意识明显提高,逐步从职业病防治为主向员工全面健康管理转变。
二是健康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组织各单位完善健身设施,建立员工健康管理系统,对健康高风险人群实施干预,改善就餐环境和膳食结构,确保员工餐饮的卫生和食品健康。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员工切实感受到了健康企业建设带来的好处,员工的健康意识、健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三是员工心理健康更有保障。加大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实施力度,发挥心理咨询师、EAP专家团队作用,开展各类心理帮扶活动,有效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
四是健康文化氛围更加浓郁。通过一系列的健康企业建设促进活动,公司的健康文化氛围日益浓厚,“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得到强化。
四、经验启示
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健康无价的原则,不断完善健康制度和机制,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优化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通过扎实推进“五×五工作法”,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本文选自“2023全国健康企业建设特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