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企业新闻>> 内容

南方石油勘探:以“六九五”管理活动促建设成效

来源:南方石油勘探 | 日期:2024-7-16 9:51:13 | 访问:次 | 字号:

一、基本情况

南方石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石油的全资子公司,2001年在海南注册成立,主要在琼北地区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处理及销售业务,是海南省唯一的陆上油气勘探开发企业。勘探开发区域主要在澄迈县, 设有10个机关部门,7个二级单位;员工总数168人,年生产油气当量40万吨以上,累计生产油气当量超过350万吨,所有油气产品全部供应岛内消费市场,带动岛内石油化工、天然气利用行业发展,为建设绿色自由贸易港和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全国模范职工小家”、“海南省企业100强”、“海南省2020年度健康企业”、“中石油集团公司2021年度健康企业”,多次获得海南省安全生产先进企业、连续4年获评中石油集团公司QHSE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健康安全环保形势持续稳定。

二、主要做法

公司结合健康企业建设要求,印发《健康企业建设方案》,成立健康企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管理部门和责任人,通过强化六大管理,开展九大专项行动,促成五大提升,建设效果评价和督导检查手段,大力推进公司健康企业持续建设,以强化责任分解落实推建设,以PDCA体系化管理思维提质量,以“六九五”管理活动促健康企业建设成效,为先后被评定为海南省、集团公司首批健康企业打下基础,具体“六九五”管理活动做法如下:

(一)强化六大管理

一是对标建设,明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印发《海南福山油田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健康企业建设实施方案》、《南方石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健康企业持续建设方案》和《福山油田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健康企业具体标准及要求》,为业务学习、工作指导提供依据,并组织相关单位宣贯学习,要求其制定相应措施落实创建工作,从而做到对标对表明差距,扬短避长促目标。

二是对表开展,保进度。倒排公司健康企业建设实施计划表,紧盯2022年前建成海南省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首批健康企业目标,按照设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对表推进,提挡加速,多措并举,因案施策,保证地方政府卫健委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评定验收时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三是专款专项,有保障。公司财务处牵头落实健康企业建设工作专项经费,2020年至今已累计增加经费投入800余万元,配齐配全了健康企业建设软、硬件设施,保障健康企业建设需求,对已投入健康企业建设专项资金,采取审计和造价双把关审核,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四是完善制度,强基础。梳理创建所需的各项制度文件,进一步完善了职业健康管理、食堂管理、卫生管理、员工健康体检、非生产亡人、QHSE审核、疫情防控“两方案一预案”等涉及健康管理制度28项,从顶层设计、思想观念、执行力等多个方面推进健康企业建设,以制度化规范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员工健康体检管理提升、普及健康生活理念等软实力建设,持续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五是广泛动员,全参与。积极利用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大战略和方针政策,持续宣传健康企业建设的重大意见、建设目标、重点举措和实施进展,积极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理论,引导员工以各种方式支持、参与健康企业建设,形成全员关心、支持和参与健康企业建设的浓厚氛围。

六是定期督导,促改进。由公司领导亲自组织健康企业建设专题推进会,定期开展督导和检查,充分发挥效果评价和督导检查工作在健康企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持续开展考核评价工作,查找系统性缺陷并改进完善,对建设过程存在难点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完成健康企业建设目标。

(二)开展九大专项行动

一是健康环境专项行动。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完善基层场站相关设备设施建设和卫生治理,加强机关和基层员工活动场馆和运动器材的维护维修及设备设施配备与更新,为花场油气处理中心、马村油库等基层单位建立健康小屋,提供免费测量血压、体重、腰围等健康指标的场所和设施,改善员工办公生活健康环境。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落实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排放和贮存、运输、处理标准化,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100%,固体废物合规处置率100%。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工作,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大花场油气处理中心饮用水工程管理和维护,保障饮用水安全。优化办公场所,采光、照明、通风、保温、隔热、隔声、污染物控制,深入开展病媒生物防制,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密度得到有效控制,达到C级以上标准。抓好餐厅卫生管理,内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等级B级及以上,餐饮服务人员健康证持证率100%。

二是健全职工保障专项行动。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高水平建成覆盖员工、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1.依法合规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比率100%。

2.按时足额交纳基本医疗保险的劳动者比率100%。

3.按时足额交纳工伤保险的劳动者比率100%。

三是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加强员工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卫生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率100%。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员工遵守工作场所各项规章制度、标准和岗位操作规程。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常性健康教育活动,科学普及健康知识,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和传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急救知识培训与AED使用方法培训。借助“健康中国行”“《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及各类卫生健康主题日开展宣传活动,有针对性的对单位员工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指导和干预高危个体、家庭的健康生活方式。到2022年,全体员工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70%。

四是实施合理膳食行动。推进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打造健康餐厅,扩大合理膳食科学知识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职工形成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开展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重点的专项行动,控制食盐摄入量,逐步量化用盐用油,同时减少隐性盐摄入。到2022年,超重、肥胖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职工体重指数(BMI)超重率≤20%,肥胖率≤7%。

五是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进健身场所建设,组织好羽毛球、篮球、趣味运动会等传统体育比赛活动,营造全民健身文化氛围。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大力宣传科学健身方法,不断提高科学锻炼水平。组织工间操和眼保健操,开展健康达人评选,选树宣传一批自觉树立健康意识、主动践行健康行为、积极参与健康管理、善于传播健康理念、具有较好健康影响力的员工作为“健康达人”。到2022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不低于45%。

六是实施控烟行动。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员工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知程度,降低员工吸烟率。积极开展控烟工作,完善禁烟标识,规范吸烟点设置,创建无烟单位,打造无烟环境,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领导干部发挥控烟引领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戒烟服务体系,为戒烟者提供专业服务。到2022年,建成无烟单位,职工吸烟率≤15%。

七是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依托医院等综合服务管理机构及设施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或社会工作室(站),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

八是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推进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衔接配套,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依法依规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依法依规履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员工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或材料。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检测或现状评价,开展经常性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的维护检修和保养。为员工提供符合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职业病危害场所检测率100%,职业病危害告知率100%。

九是开展人群分类健康管理行动。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健康检查制度,制定员工年度健康检查计划,确保员工健康体检率达到100%。进一步落实健康小屋等健康服务场所,配备配齐必要的健康检测仪器。设立健康指导人员或委托属地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健康管理机构根据员工健康档案开展员工健康评估,根据健康评估结果,实施人群分类健康管理和指导,落实慢性疾病人群一人一档,做好重大疾病、慢性疾病跟踪随访,降低职业病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患病风险。

(三)促成五大提升

一是健康基础设施提升。一是投入资金600余万元,采用半封闭隔吸声结构和更换应急放空火炬对公司花场油气处理站及配套项目进行噪声和环境治理,进一步降低花场油气处理站周边厂界噪声强度和减少天然气放空。二是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康小屋,配备了包括除颤仪(AED)8台、测温机器人2台、超声波查体测量仪4台等健康设备和相应的急救药品,还为全部68台公务用车配备应急急救包及药品,大力提升健康基础设施,切实关注员工健康。三是维护更新职工体育场馆和运动器材,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做好倒班公寓及办公区域维护,完成修缮29次,更换废旧空调等设备设施87台,对基层场站和机关办公生活区域开展绿化、美化、净化工程,新增绿植2000余株,绿化面积超过100亩。

二是健康体检管理提升。建立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开展健康评估与分类管理。与定点医院合作,通过制定年度体检计划、明确体检套餐和标准、开展健康评估、建立员工体检档案、提出健康分析与建议,建立完善的健康服务体系,根据健康评估结果,对存在高血压、慢性咽炎等慢病员工,实施人群分类管理和健康干预,降低慢病风险,风险人群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三是健康活动服务提升。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聘请心理专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和调整情绪,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健康心态,开展三八妇女节文体、“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陶冶女职工情操,丰富女职工身心健康,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有效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落实和加强患重疾职工的健康管理服务,为全体255名在岗和退岗职工投保重病保障险,为7名患重疾职工,发放关怀慰问金,通过退休管理平台,组织退休职工开展健步走、退休职工体质健身状况检测活动,全面提高退休职工的健康水平。

四是大健康培训知识和技能提升。以“职业健康+健康救护+健康体检+心理健康”四位一体的大健康培训,开展健康企业创建培训、员工健康知识、心理健康培训、急救知识培训与AED使用方法培训、职业卫生培训等,累计培训职工超过600余次,通过多种形式的经常性健康教育活动,科学普及健康知识,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和传播机制,员工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五是健康素养监测提升。以开展全体职工健康素养监测和健康人员调查等手段,掌握职工健康素养水平。通过第三方监测,公司员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73.8%,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83.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62.8%,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67%,远高于全国和海南省健康素养水平。

三、推进成效

(一)公司健康建设理念和业绩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关爱员工身心健康、积极传播健康先进理念和文化、完善健康管理制度规范,倡导健康生活、建设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和营造健康文化等健康建设,新增了心理辅导室、健康小屋、职工健身房、户外运动场所等健康基础设施,并配备健康设备、器材、药品等。公司健康企业建设以来,职工健康素养水平和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逐年增加,BMI指数和吸烟职工比例逐年下降,从未发生职业危害事故、非生产亡人事件和发现职业病病人,健康企业建设业绩成效显著。

(二)员工健康意识得到较大提高。通过强化专业技术指导和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公司员工对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和基本医疗知晓率得到了有效提升,改变了平时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类健康活动,如每周一、周四公司羽毛协会、篮球协会组织的运动活动大多数员工都踊跃参加,有时还出现场地不够用的情况;公司员工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美化、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员工参与率达到90%以上。二是在岗员工健康体检率达到100%,根据健康评估结果,对存在高血压、慢性咽炎等慢病员工,实施人群分类管理和健康干预,降低慢病风险,慢病回访率100%。三是公司员工健康素养水平,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得到较大提高。

四、经验启示

一是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是健康企业创建顺利实施的关键。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健康企业建设工作,多次听取健康企业建设工作专题汇报,从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有力确保了健康企业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借助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倡导员工积极参与健康企业建设,形成全员关心、支持和参与健康企业建设的浓厚氛围,达到“共建、共享”目标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建设质量。二是做好统筹策划是健康企业创建成功的基础。健康企业建设不单单是提升企业硬件设施,还涵盖健康管理与服务、健康文化、健康意识等软实力建设,是提升公司管理的一次良好机遇。需要从源头做好顶层设计,需要工会、人事、党群、财务、企管、基层单位等通力合作,确保工作任务“四到位”:安排到位、责任到位、理解到位、部署到位,为具体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加强创建工作指导是健康企业顺利实施的保障。创建工作起始就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创建标准要求,明确工作目标,避免走弯路,做无用功;创建过程中要加强定期督导,及时跟进,邀请专家进行全方位指导,实施闭环管理,保障各项工作按计划完成。

(本文选自“2023全国健康企业建设特色案例”)

  • 开云官方入口2025年—版权所有
  • Email:397438663@qq.com.cn | 管理员QQ:397438663 | 最佳分辨率:1920px * 1080px 以上 | 推荐使用IE8以上和Chrome版本浏览器
  • 京ICP备0505077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764 |门户地址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