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中国能源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国家能源局解读《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
2024年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加快能源转型,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
“五个坚持”折射中国能源转型基本理念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我国以年均3.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同时我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了26.1%,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十年来,中国能源供需保持平衡,能源价格总体平稳,全国人均生活用电量从500千瓦时增长到将近1000千瓦时,翻了一番。2015年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全国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14亿人口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超过1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清洁能源发电量约3.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将近40%,比2013年提高了约15个百分点。十年来,中国全社会用电增量中,有一半以上是新增清洁能源发电,中国能源的绿色含量不断提升。
章建华指出,白皮书系统阐释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基本理念,也就是“五个坚持”: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始终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用能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坚持绿色低碳,加快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立足国情,先立后破,有序转型,在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坚持创新引领,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发展;坚持开放合作,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各国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国尊重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转型路径,以公平、公正、有序方式推进能源转型。
四个“新”展现中国能源转型实践成就
章建华指出,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实践成就,主要体现为四个“新”。
清洁能源发展实现新跨越。截至2023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十年前增长了10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58.2%。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15.5%提高到26.4%,煤炭消费比重下降12.1个百分点。
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取得新成效。十年来,我国累计淘汰煤电落后产能超过1亿千瓦,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超过90%。全社会终端用能电气化率达28%。与2012年相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6%。
绿色能源技术实现新突破。中国已建成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制造体系,全面掌握大型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水电全产业链体系全球领先。
能源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中国主体多元的能源市场结构逐步构建,统一开放的能源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能源价格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能源改革作出新部署,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章建华表示。
中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贡献者
十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年度新增装机在全球的占比均在40%以上。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3.6%提高到18.5%,其中,中国的贡献率为45.2%。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介绍,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合作,向全球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2023年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推动降低了全球能源转型成本,也为全球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白皮书客观展示了中国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贡献者。”章建华指出,中国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超大规模市场,实现了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积极拓展绿色能源领域合作,一大批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为所在国提供了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方案。
白皮书也鲜明阐述了中国携手各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坚定主张。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关乎人类福祉。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深化能源转型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绿色能源产品和技术畅通、自由、非歧视流动;发挥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作用,与各国共同提升全球能源可及性;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及各自能力原则,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呵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开云官方入口悠然整理)
【信息专递】
宏观经济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5%。
世贸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103,高于基准点100,比2024年3月份发布的100.6略有上升。该指数表明,202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额保持正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0%。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9月3日发布报告称,美国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7.2%。报告指出,这是美国制造业连续第5个月处于收缩状态,也是过去22个月中第21次收缩。
世界气象组织9月2日发布《2023年非洲气候状况报告》。非洲国家因应对极端气候平均每年损失2%~5%的国内生产总值,许多非洲国家将多达9%的预算用于应对极端气候事件。
美国商务部9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1%,低于7月份1.1%的增长率。7月份增长率是自2023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值。
日本财务省9月18日发布的初步贸易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日本贸易逆差为6953亿日元。其中出口额为84419亿日元,同比增长5.6%;进口额为91372亿日元,同比增长2.3%,为连续第五个月增长。这是日本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贸易逆差。
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政府法定债务余额70.77万亿元。其中,国债余额30.03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40.74万亿元。
1~8月份,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3个,总投资6731亿元,其中审批53个,核准30个,主要集中在高技术、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
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43万亿元;初步统计,前8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32万亿元。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持续深化贸易合作,进出口规模快速提升。海关总署9月3日称,2000年~2023年,中非贸易规模由不足1000亿元增长至1.98万亿元,年均增长17.2%,高于同期中国整体货物贸易年均增速4.6个百分点。2024年前7个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1.19万亿元,增长5.5%,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9月2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
能源行业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8.3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202.6倍,年均增长7.4%;原油产量2.1亿吨、比1949年增长1740.9倍,年均增长10.6%;天然气产量2324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5.1%。
Rystad称,美国油气并购交易规模正接近2023年的纪录,焦点从二叠纪盆地转移,对小型油田的兴趣不断上升。截至8月底,2024年美国油气生产商已在并购上花费近1000亿美元,另有460亿美元资产正在出售。
德国能源巨头莱茵近日宣布,其位于德国西北部下萨克森州林根的绿氢项目已启动。该公司已开始使用总容量为14兆瓦的电解槽试产绿氢,其产能到2027年预计将扩大到300兆瓦。
挪威统计局日前一项研究显示,2024年挪威油气投资预计达到2570亿挪威克朗(约合1737.32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此前的最高纪录是2014年的2240亿挪威克朗,2025年初步预测为2400亿挪威克朗。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9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盟8月份新车销量下降18.3%至三年来最低水平。其中,纯电汽车销量下降43.9%,连续4个月下滑;插电式汽车销量下降22.3%;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增长6.6%,市场份额达到31.3%。
伦敦证券交易所9月17日发布定价数据显示,由于供应过剩和衍生品市场持续疲软,亚洲超低硫柴油炼制利润率GO10SGCKMc1跌至每桶略低于11美元,创2021年12月1日以来最低水平。
9月15日,美国海上能源监管机构表示,受飓风“弗朗辛”影响,美国墨西哥湾联邦水域近五分之一的原油和28%的天然气处于停产状态。美国安全与环境执法局根据生产商报告估计,能源生产商已停止美国墨西哥湾海域每天33.869万桶石油和近5.15亿方英尺天然气的生产。
伍德麦肯兹9月16日称,在中国主导下,上半年全球风力涡轮机订单增长23%,投资额达到420亿美元;在全球91.2吉瓦的总订单中,仅中国国内订单就占70吉瓦,中国还从国外收到5吉瓦订单。
国家自然资源部9月19日发布称,2023年全国共出让探矿权459个,同比增长26.8%;2024年1~8月份共出让探矿权868个,同比增长194.1%,其中战略性矿产资源探矿权528个,增长254.4%。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超1000家、省级绿色矿山超3100家
据统计,1~8月份,我国国内已有逾92个储能项目更新签约、开工、投产动态,项目总投资金额逾3011亿元。对比2023年同期,2024年储能项目总投资金额减少约47.2%,产能建设规模减少约45.6%,均明显下降。
油气市场
花旗预计,若欧佩克+不承诺无限期延长现时减产力度,市场可能会对欧佩克+捍卫70美元/桶的油价水平失去信心,2025年石油均价可能降至60美元/桶。
路透社公布的调查显示,分析师预计2024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82.86美元/桶,为连续第4次下调预期;预计2024年WTI原油均价为78.82美元/桶,略低于上个月预期的79.22美元/桶。
俄罗斯能源部称,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会阻止LNG行业的发展;未来几年全球LNG需求可能增至5.8~6亿吨/年。俄气高管称,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将在2025年1月份达到满负荷运转。
尼日利亚价值200亿美元的丹格特炼厂9月3日开始向尼日利亚市场供应汽油,此举将结束该国数十亿美元的进口开支。该工厂日产能65万桶,预计2024年底将达到满负荷生产。
消息人士表示,伊拉克计划在9月份将石油产量降至385万桶/日至390万桶/日之间,这是该国对产量超出欧佩克+配额的弥补计划的一部分。
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欧盟从俄罗斯、美国分别购买逾127亿方、123亿方天然气,相比一季度,俄天然气交付量小幅下降,美国的降幅更大,单季度欧盟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量近两年来首次超越从美国进口规模。
伦敦证券交易所9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8月份俄罗斯LNG出口量同比增长7.3%至2070万吨,欧洲占总量的54%,即1120万吨。其中8月份LNG出口量环、同比增长近32%、24%至273万吨,主要得益于来自亚马尔的LNG。
瑞银分析师表示,石油市场正在低估OPEC+产油国进行补偿性减产的影响。瑞银预计,未来几个月布伦特原油价格将从当前的72美元/桶左右回升至80美元/桶上方水平。
麦格理集团称,本季度的市场紧张状况正在消退,供需平衡预测显示未来五个季度会有严重的供应过剩;预计布伦特原油本季度为79美元/桶,第四季度为73美元/桶;2025年第一季度为70美元/桶,第二季度为64美元/桶,第三季度为69美元/桶,第四季度为72美元/桶。
印度政府宣布,自9月18日起将印度原油暴利税从每吨1850卢比下调至零。印度政府每两周审查一次暴利税,此次削减是在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之后进行的。
土耳其能源部称,土耳其有能力向欧洲市场出口250亿方天然气。土耳其计划至2025年将黑海天然气产量提高至每天1000万方。目前,土耳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天然气产量,包括增加钻探活动、提高开采效率等。
里海管道联盟日前表示,1~8月份的石油出口量较2023年同期增加了2.6%,达到4380万公吨。由于主要油田产量下降,预计其2024年石油出口量将比初步目标低7%。
据美国统计局数据,7月份美国向欧盟出口LNG的收入环、同比分别减少15%、36%至7.914亿美元,创2021年11月份以来最低值。7月份欧盟仅占美国LNG出口量的1/3,而2023年6月份和7月份分别占38.4%和49%。
碳达峰碳中和
道达尔能源已签署一项价值1亿美元的协议,帮助保护美国森林,根据该计划,道达尔可在官方环境报告中降低其排放的全球变暖气体的数量。该公司正在积累碳抵消额,以弥补其到2030年无法消除的温室气体排放。
彭博新能源财经9月4日发布《新能源市场长期展望:中国》。基准的经济转型情景即只有当清洁能源技术在经济上具有成本竞争力或被消费者选择采用的情况下部署,而政策未对清洁技术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在此情景下,中国的风电和光伏仍将迅速发展,预计到2030年光伏和风电占中国发电量的52%,到2050年占70%,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显著提高。清洁电力、新能源汽车和能效提高有助于将2050年基准经济转型情景下的排放量较没有这些技术的情况减少60%,或比当前水平减少50%。
世界银行集团9月19日表示,该集团2024财年在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的融资达创纪录的426亿美元,比上一年的386亿美元增长10%,接近其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项目提供融资占总融资额45%的目标。
埃克森美孚计划2025年启动其首个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碳捕集与封存项目,计划从美国CF工业控股公司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唐纳森维尔的氨厂捕集200万吨的二氧化碳,并将其泵入地下深处的岩层中永久封存。
近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公示首批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涵盖碳汇造林、红树林营造、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并网光热发电等类型。首批项目计划减排量超7000万吨。
企业动态
近日,土耳其与壳牌签署一项为期10年的LNG供应协议,从2027年开始,后者将每年向土耳其国有公司博塔斯销售约40亿方LNG。该合同还包括将天然气运往土耳其境外欧洲终端的选项。土耳其旨在成为欧盟的天然气枢纽和供应商。
俄油称,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石油和凝析油的产量为9280万吨,天然气开采量达到468亿方。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5.174万亿卢布,增长33.4%,归属股东净利润7730亿卢布,同比增长26.9%。上半年缴纳税款2.8万亿卢布。
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近日历史性突破10亿吨。2024长庆油田已完成435口页岩油井的钻井任务,新投产天然气井达797口。
沙特阿美公司将在2024年年底前在巴基斯坦推出首个品牌零售加油站,此前该公司已完成对巴基斯坦天然气开云网页版在线登录网站官网40%股份的收购。
泰国国油公司已与阿曼液化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协议,从阿曼购买LNG。据了解该协议的供应量为每年30万吨,将于2025年开始。
碳中和贡献力近日,“2024新能源与电力市场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四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揭晓了“中国能源企业碳中和贡献力50强榜单”,中国石油位列第三。在入榜企业中,国有企业共有35家,占比达70%。
(责任编辑:悠然 李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