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开云真人娱乐app最新版下载>> 内容

新中国首条输油大动脉,万里油气管网从这里走来!

来源:国资小新 | 日期:2021-10-19 10:19:39 | 访问:次 | 字号:

五十一年前,即将入秋的东北大地,浩浩荡荡地涌入了20万人。他们爬冰卧雪、鏖战荒原,打通了地下运输的大动脉。

自此,石油天然气管道犹如钢铁巨龙般蜿蜒绵亘,将油气资源输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千家万户。

信物讲述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伟介绍道,这根钢管直径720毫米,截取自我国第一条大口径长距离原油运输管道——“庆抚线”的一段,全长585公里,年输油量达2000万吨。这是一条功勋卓著的管道,由于它的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大大缓解了我国石油运力不足的矛盾,由此改写了我国石油运输完全依赖铁路的历史。

197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老一辈石油铁人的艰苦奋斗下,大庆油田终于实现1000万吨的年产量。与此同时,挑战接踵而来——以每十七分钟一辆火车的运输速度,依旧无法应对这样的输油量。石油难以运出,全国多家大型厂矿因缺少燃料而被迫停产。

1970年8月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建设东北输油管道的通知》,决定先抢修出一条从大庆至抚顺的输油管线。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万建设大军,阔别家乡汇集到松辽平原。

可是,这条管道该如何修建?当时,我国长距离大口径的管道运输业完全处于空白状态,大家一边探索一边反复试验。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是穿越嫩江,因为江水的浮力大,管道不能沉入江底,施工陷入困境。

穿越嫩江迫在眉睫,因为一旦冬日抵达,河水上冻,将会导致整个工程滞后。他们想到了在原有的管道外再套上一层管,然后,往两层管中间的空隙中注入水泥增加重量,使管道沉入江底。1970年11月5日,管线穿越一次成功,嫩江难题终于被他们攻克。

东北长达七个月的冬季紧邻而至,零下40多度的严寒全然阻挡不住建设者们的热情。1.7吨重的钢管人拉肩扛,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湿透衣背的温热汗水,被凛冽的寒风吹过,冻得刺骨。不见石油流,誓死不回头。

历时十三个月,1971年11月7日,大庆的原油在近600公里外的抚顺喷薄而出,我国第一条大口径长距离输油管道建成通油。

开拓进取 管道建设蓬勃发展

信物讲述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伟说,在那个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八三”管道每向前推进一米都极为困难,都要付出管道前辈们的心血和汗水。在五年时间里,数万名管道建设大军连续奋战,相继建成了8条输油管线,长达2471公里,累计输油量超过20亿吨,相当于4000多万个火车皮的运力,为我国的工业生产及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我国油气供需变化,对于油气的长距离运输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油气管道是国家的能源动脉,管道人赓续着“八三”优良传统,跨天堑、下五洋、迈戈壁、穿高原,越过世界屋脊,征战峡谷之巅。一寸寸延伸的管道,书写着工程的奇迹。

改革新生 开创我国油气管网事业发展新局面

2019年,国家管网集团在国家油气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将纵横交错的管道连成“全国一张网”,保证油气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这是一个辉煌的构想,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信物讲述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伟说,如今,这条功勋管道虽已光荣退役,但“八三”优良传统却一直传承。我国的油气管道,实现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联通海外”的油气管网新格局。

百年信物,薪火相传。这条管道,凝聚老一辈管道人、新时代管网人艰苦创业、勇于实践、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国家管网集团将加速建设智能化、数字化的现代油气管网,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管网力量!

  • 开云官方入口2024年—版权所有
  • Email:397438663@qq.com.cn | 管理员QQ:397438663 | 最佳分辨率:1920px * 1080px 以上 | 京ICP备0505077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764 |门户地址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