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必须俯下身子来,坚持实践,坚持参加应用研究,不能一开始就想着做领导,急功近利、眼高手低,那肯定成功不了。”本期《专家访谈》栏目我们将对话我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中国陆相生油理论奠基人之一——胡见义院士,与读者共同感受这位“仰望浩渺星空又关注脚下大地”的石油科学家追求创新、严谨治学的务实精神和淡泊名利、潜心攻关的奉献精神。
记者:东京奥运会刚刚结束,北京即将迎来2022年冬奥会。我们知道您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当时为什么会选您在大庆做火炬手呢?
胡见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是由全国各省市和相关机构选出,在国内各省会和重点城市进行火炬接力,我很荣幸地成为中国石油选出的火炬手之一。当时有北京、大庆和岳阳三地供我选择。大庆是我从事石油事业的起点,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庆作为奥运火炬接力点。接力那天,大庆的中央大街上有观众问我:“老爷子您多大年龄了?”我那年已经74岁了,应该是那场火炬接力中年龄最大的火炬手。
回想起1959年我从莫斯科石油学院地质专业毕业回国后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的情景,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我国石油工业水平和大庆城市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永远铭记大庆石油会战这段历史,并为之自豪与骄傲。
记者:您研究总结和建立了中国陆相石油地质和成藏理论,发现了许多大型油气田;研究与总结了中国油气藏类型系列;探索与研究海相环境天然气田形成;主持与研究完成的我国第一部《中国油气资源评价研究总报告》,为我国石油工业制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这些成绩的取得,您认为得益于什么?
胡见义:我觉得首先得益于目标设立。我在苏联学习的时候,就立志一定要掌握石油地质核心内容。当时根据中苏两国协议,我们留苏学生每个暑假有半个月的游学夏令营,但我从没有参加过,而是把时间都用来学习。因为我知道,毕业后是肯定要回国工作的,但那时国内基础石油理论还未建立,我想尽可能学多一点,学好一点,回国后可以为祖国石油地质发展做点贡献。当时国外普遍认为,只有大的海洋盆地才能生成石油,但国内发现的都是陆相地层。第二点就是思路。当时在苏联实习的时候,我选的地方是乌兹别克斯坦,虽然那里也以海相地层为主,但是它靠近中国,它的很多地质环境和国内有一定相似性。当时,国内克拉玛依和柴达木盆地都有油了,所以当时我就想实习的地点要更靠近中国,未来要能够在国内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基础理论。第三点我想说的是,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有克服万难的勇气和信心,这个道理知易行难。
记者:我知道您有丰富的海外留学与工作经历,您认为这些经历对您的研究工作有何影响?
胡见义:我曾经有三段与海外有关的经历,1954年—1959年,我在苏联留学;1969年—1972年,我被派往阿尔巴尼亚工作;1978年—2018年,我从事对外油气合作工作。应该说与海外相关的这些经历,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参加工作以后,结合海外学习和工作体会,我逐渐清楚地认识到,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只有在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创新上下功夫,才能做好研究。
记者:当年您一直呼吁建立我国的天然气工业体系,现在这个目标应该说已经实现了,对我国天然气工业未来发展,您有何展望?
胡见义:应该说只是初步实现。随着苏里格、塔里木、四川等主要产气区的不断深入开发,我国2020年天然气产量已达1925亿立方米,但全年天然气消费量高达328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4%,这中间1000多亿立方米的差额还需要依赖进口。而随着中俄、中亚、中缅、LNG等四大进口通道进一步完善,全国一张网建设加快推进,互联互通能力明显提升。目前我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是11万千米,总气化人口4.9亿,但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应该说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天然气作为由管道运输的清洁能源,对我国而言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气源和管网。而在美国,仅从加拿大进口天然气的管道就有11条之多,从墨西哥进口的管道也不少,且其国内管网是非常密集的。因此,如果我国天然气年消费量达到4000-5000亿立方米规模,那我国的天然气工业发展还将出现新的大变化。
记者:您在10年前曾对世界能源格局做出过一次宏观判断,当时提出石油虽然终将被新能源替代,但在近几十年内还将是主要能源并缓慢降低使用率。您同时提出我国未来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提高对天然气的利用。现在来看,国际国内能源发展态势,都在您当年的判断与发展思路框架内,在当前双碳背景下,您能和我们再展望一下未来的世界能源结构和格局吗?
胡见义: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今年发布过一个报告显示,从全球总的能源形势来看,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10年来首次下降,估计为130.5亿吨油当量,较上年下降约4.5%。其中,化石能源消费量108.4亿吨油当量,同比减少5.9%,其中煤炭消费下降约5%、石油消费下降约8.8%、天然气降幅约3%;非化石能源消费量22.1亿吨油当量,同比增加2.7%,其中水能、核能消费量与上年基本持平,非水可再生能源增加约10%,新能源逆市增长,潜力巨大。
全球能源清洁化进程已由增量阶段进入提质阶段。在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消费负增长的同时,非水可再生能源的表现亮眼,但规模有限。氢能利用受到国际能源界高度关注,不少国家制定了氢能规划并开始付诸行动。预计未来5年,能源行业将围绕碳中和进入新的调整发展期。虽然现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有人说石油要被抛弃了,但我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石油还是难以被替代的,毕竟大量的现有燃油汽车、火车、船舶等还是需要用油气作为动力能源的。天然气更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化石能源的主力军,美国页岩气革命,欧洲北溪二线建设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记者:作为一名导师,您桃李满天下,您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学素养?如何培养出一名优秀学生?
胡见义:我70岁开始不再讲课,75岁以后就不带研究生了。在我停止讲课以前,勘探院研究生部曾请我做过一次讲座—《如何当好一名导师》。这个题目实际上是相当难讲的,但是院里非常诚恳邀请,所以后来我不仅去讲了,而且讲了两次。我记得当时主要讲了三点意见,首先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亲自授课,亲自写教材。我1978年开始讲课时,都是用粉笔写板书,后来用投影片,再后来用幻灯片,直到现在用电脑PPT。现在很多大学里的教授都忙于各种事务,把本该自己讲的课转给副教授甚至高年级学生去讲,这种现象很普遍,我是坚决反对的。我去山东给石油大学讲课的时候,学校安排最少46个学时,我集中时间来统一讲课,一次讲完48个学时,那时好多老师也跑来听课。我认为教师的天职就是讲课,如果不讲课,如何对得起“老师”这个称呼。第二点就是作为导师,必须自己的学生自己带。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搞个博导的头衔,平时也没有时间指导学生,这样不仅伤害学生,对自己也不好。第三点就是绝对不接受学生送礼,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人情社会,学生给老师送礼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这个事情我是坚决不接受的,知识的传递不应与物质挂钩。
记者:能跟石油行业的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说几句寄语吗?
胡见义:我想说几句普遍真理。首先就是做研究必须俯下身子来,坚持实践,坚持参加应用研究,不能一开始就想着做领导,急功近利、眼高手低,那肯定成功不了。其次就是要创新,做科研一定要用新的思想,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考虑问题,在重视结果的同时,也要重视研究的过程。此外,要想搞好科技创新,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